
央视罕见官宣新一代潜射高超音速导弹 潜艇部队战力获革命性提升
近日,央视罕见地官方公布了最新在大阅兵中亮相的鹰击-19高超音速巡航反舰导弹的详细信息,并明确表示这是专门为潜艇部队研发的新型反舰武器系统。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国内外军事专家的高度关注。
01. 技术突破:专为潜艇优化的高超音速打击系统
实际上,早在央视官宣之前,就有美国军事分析人士注意到,从阅兵式上展出的导弹实体来看,鹰击-19与其他体型较大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相比,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直径明显缩小。经过专业测量分析,其直径恰好适配于潜艇标准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此次官方证实了这一技术特点,表明解放军海军所有现代化潜艇,无论是先进的039C型常规动力潜艇,还是094型核动力潜艇,在战时都能通过标准鱼雷发射管搭载这款新型导弹执行反舰打击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军事研究》杂志此前就曾详细分析过鹰击-19的独特动力系统。与传统的鹰击系列导弹不同,该导弹采用了最先进的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从公开的影像资料可以清晰看到,导弹腹部设计有独特的进气口结构。在高速飞行时,导弹前缘产生的激波会将空气压缩进入腹部进气道,这些被压缩的空气无需额外携带氧化剂,就能在燃烧室内与燃料充分反应,确保导弹在超过5马赫的高超音速状态下保持稳定飞行。
展开剩余67%根据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的分析报告,鹰击-19采用了创新的两级助推设计。导弹发射后,第一级固体火箭助推器将导弹推升至高空并加速至超音速状态,随后分离脱落。紧接着第二级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将导弹加速至5马赫以上的巡航速度。在接近目标时,导弹会释放出高超音速乘波体弹头,以极难拦截的飞行轨迹对敌方舰艇实施致命打击。美国《海军新闻》则推测,该导弹的最大速度可能达到6-10马赫,射程保守估计在1000公里以上。
02. 战略意义:构建第四维反航母作战体系
军事专家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鹰击-19的列装标志着解放军海军获得了新一代航母杀手。最令潜在对手感到担忧的是,这款导弹可以装备解放军现役所有先进潜艇,使潜艇部队首次具备了与水面舰艇部队相当的超远程反航母作战能力。与之前装备的鹰击-18导弹相比,鹰击-19堪称是革命性的升级——前者最大速度仅3马赫,射程500公里,无论在速度、突防能力还是打击距离上都与新型导弹存在代差。
面对高超音速导弹的威胁,即便是美军最先进的宙斯盾反导系统也难以有效防御。海军作战研究所的李研究员指出,在实战环境下,解放军可以组织潜艇编队在距离美军航母1000公里外的安全区域发起饱和攻击。而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反潜防御圈通常只有数百公里的覆盖范围,根本无法探测到在如此远距离发射导弹的潜艇。
潜艇部队相比水面舰艇最大的战术优势在于其出色的隐蔽性。在战时,解放军潜艇可以长期潜伏在西太平洋关键海域,一旦发现美军航母战斗群,就能立即发动打击。鹰击-19的1000公里射程完全覆盖了从第一岛链外延至第二岛链内的广阔海域,这将极大限制美军航母的作战自由度。
综合来看,鹰击-19的正式亮相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标志着解放军在已经完善的陆基、空基和海基三套高超音速打击体系之外,又成功构建了水下高超音速打击体系。正如军事评论员王先生所言:美军航母对其他国家的海军来说或许仍是难以撼动的海上霸主,但在解放军日益完善的体系作战能力面前,一旦进入导弹射程范围,这些庞然大物就会像赫鲁晓夫当年预言的那样,变成漂浮在海上的钢铁棺材。
(文中部分技术参数参考自《参考消息》对鹰击-19反舰导弹的专题报道)
发布于:天津市东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